建安三年(公元198年),下邳城已經是一片汪洋,下邳城南門的白色城樓之上,正上演一幕英雄悲歌。

坐在主位之人身長七尺、細眼長髯、身著金甲紅袍,乃是大漢司空曹操、曹孟德。

旁邊站立三人,為首之人身長七尺五寸,兩耳垂肩,雙手過膝,目能自顧其耳,麵如冠玉,唇若塗脂,乃是劉備、劉玄德;左側之人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麵若重棗,唇若塗脂,丹鳳眼,臥蠶眉,相貌堂堂,威風凜凜,乃是關羽、關雲長;右側之人身長九尺,髯長二尺,麵若重棗,唇若塗脂,丹鳳眼,臥蠶眉,相貌堂堂,威風凜凜,乃是張飛、張翼德。

這三人就是著名的“桃園三兄弟”。

階下之人身高一丈,細腰紮背膀,雙肩抱攏,麵似傅粉,寶劍眉合入天蒼插額入鬟,一雙俊目皂白分明,鼻如玉柱,口似丹朱,大耳朝懷,雖被卸去戰甲,五花大綁,仍然可以在百步之外感覺到一股英雄之氣,這便是本作的主人公,戰力天花板,呂布、呂奉先。

曹操和呂布可以說是老相識了,當年曾一起在董卓麾下效力,曹操是驍騎校尉,呂布是中郎將。後來曹操刺董,叛逃出京,糾集了十八路諸侯共同討伐董卓,在虎牢關一戰中,呂布以一人之力,力抗諸侯聯軍,從此名震天下,登上了第一戰力的寶座。如果不是為了替朝廷除去董卓,呂布也不會遭到西涼軍的反噬,離開京城,顛沛流離,最後成為階下囚。

兩人目光交鋒,持續良久,曹操終於開口打破了僵局。

“奉先,你可願意歸降於我,為我效力。”

呂布不卑不亢,道:“曹操,公台(陳宮的字)、伯平(高順的字,筆者起的)二人皆死,我也不願意苟且偷生,你要殺便殺吧。我隻狠不該心慈手軟,轅門射戟救那大耳賊性命,被這小人背刺,如果有來生,我一定會回來報仇!”

聽到呂布提起“轅門射戟”一事,劉備不禁有點臉紅,自己確實是欠了呂佈一個天大的人情,如果不是呂布的幫助,恐怕自己早就被袁術給滅了,但是他冇有選擇為呂布求情,因為他知道,隻要呂布死了,他的兩個義兄弟關羽和張飛,就是這天下無敵的戰將,自己的宏圖霸業,離不開這兩個人。

曹操知道自己無法收服呂布,就像無法收服陳宮和高順一樣,隻能是狠下心來,道:“推下去,斬了。”

臨死前的一刻,呂布流下了滾滾英雄淚,他想起了自己的一生:他十五歲從軍,多次與匈奴、鮮卑交戰,成就了“飛將軍”的名聲。後來幷州刺史張懿意外戰死,朝廷委任了董卓接替幷州刺史的職位,那時候的董卓在涼州和氐羌交戰多年,能左右開弓,也是一員沙場宿將,呂布很希望能和董卓共事,可是朝廷的實際掌權之人——大將軍何進,擔心董卓的勢力過大,於是空降丁原到幷州任職。

丁原這個人野心很大,在洛陽安插了眼線,何進被十常侍誅殺的訊息第一時間傳到了他的耳中,於是他不顧眾人勸阻,帶領騎兵從上黨郡一路南下,渡黃河,過孟津,直抵洛陽。

董卓也接到了董太後的懿旨,帶著涼州軍穿越關中,搶在丁原之前,進入了洛陽。

洛陽城下,呂布橫勇無敵,日不移影,一個人連斬涼州軍三十六員大將,為了策反呂布,董卓忍痛讓出了自己的坐騎,天下第一良駒“赤兔馬”,並且下了一道聖旨,讓呂布誅殺丁原。

呂布為了天下太平,收下了赤兔馬,並且選擇遵從朝廷旨意,斬殺丁原,帶領幷州軍歸順朝廷。可是冇幾天他就後悔了,因為董卓的野心比丁原還大,收繳了呂布的兵權,將幷州軍打散,隻給呂布留了一千人。

十八路諸侯討伐董卓,虎牢關一戰,呂布再次威震天下,以一己之力,對抗諸侯聯軍長達百日之久,最終因為糧儘戰敗。

董卓火燒洛陽,遷都長安,稱帝之心昭然若揭,呂布再一次為了天下太平,斬殺董卓,但是這一次他冇有考慮到西涼軍反噬的可怕,在重壓之下,被迫離開長安,從此踏上了流浪之路。

在流浪的日子裡,呂布結識了高順和陳宮,三人立誌要結束亂世,讓天下重新歸於一統。

時也命也,他們遇到了當世第一兵法家曹操,又遭到了劉備的背刺,最終水淹下邳城,被生擒活捉。

其實城破之前,呂布完全可以獨自離開,他有天下第一良駒赤兔,有天下第一神兵方天畫戟,再加上天下第一的武力,即使百萬大軍也奈何不了他,但是他不願意拋下家人,不願意拋下自己的袍澤兄弟。

於是大漢英雄呂奉先,選擇和西楚霸王項羽一樣,順從天命。

英雄殞命的那一刻,山川震動,江河倒流,一道英魂直上九重天。

為更好的閱讀體驗,本站章節內容基於百度轉碼進行轉碼展示,如有問題請您到源站閱讀, 轉碼聲明
玥媛小說邀請您進入最專業的小說搜尋網站閱讀重生呂奉先之風林火山,重生呂奉先之風林火山最新章節,重生呂奉先之風林火山 CP
可以使用回車、←→快捷鍵閱讀
開啟瀑布流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