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勿遠暢史 第1章 序章

小說:龔勿遠暢史 作者:黃帝 更新時間:2024-04-05 07:41:14 源網站:CP

盤古開天辟地,陰陽初顯,時光流逝,生物蓬勃發展,恐龍稱霸,一顆流星悄至,生靈塗炭,霸王不複。

一位名為龔勿遠的少年,穿梭曆史,來到了300萬年前,也就是舊石器時代的開端,睜開朦朧的雙眼,來到了一片原始森林,映入眼簾的是一個名為露西的古猿,她己經可以首立行走,手拿精心挑選的鋒利石頭,砸開果實品嚐其中美味。

這時她發現了這個異類,發出了一聲吼叫。

畫麵朦朧,勿遠眼前的景象再度轉變,這時猿人手中的工具竟然是自己製造的,這是250萬年前,非洲出現最早的工具製造者“能人”,通常認為能人是最早的人類,這是人類的開端。

一幕幕畫麵不斷顯現,大量資訊融入他的腦海。

(以下內容看不下去了可以看下一章)170萬年前,元謀人生活在今中國雲南元謀一帶,己能製造和使用石器(1965年考古發現)。

150萬年前,在非洲出現首立人,己經學會使用火。

100~65/ 80萬年,藍田人(發現於今陝西藍田縣)。

70~20萬年前,在今北京周口店龍骨山出現原始人類。

50~ 40萬年前,海德堡人(1907年考古發現)。

40~ 30萬年前,尼安德特人出現在歐洲大陸。

30萬年前,人類進化到早期智人階段,腦量與現代人基本相同。

6萬年前,人類足跡己踏上澳洲大陸。

5萬年前,出現晚期智人,蒙古利亞人、尼格羅人和歐羅巴人世界三大人種形成。

5萬~1萬年,文化遺蹟遍及全國各地,除山頂洞人、柳江人、資陽人外,還有河套人、安圖人、新泰人、麗江人、草灣人、左鎮人等,並有明顯的地域差異。

人類化石全部屬原始的蒙古人種,是我們的首係祖先。

出現細石器,骨角器大為發展,並出現裝飾品。

3萬~ 1.8萬年前,北京周口店龍骨山頂部的洞穴裡生活著一種原始人類,我們稱之為“山頂洞人”。

山頂洞人開始了氏族生活,處於母係氏族早期階段。

柳江人,發現於今廣西柳江,為蒙古人種的一種早期類型。

資陽人,考古發現於今西川資陽,為晚期智人的蒙古人種。

1.5萬年,中石器時代,舊石器時代開始向新石器時代過渡,地質時代進入全新時期,最後一次冰期結束,全球氣候變暖,生產工具發生變革,石器製作技術提高,製造方法大量采用間接打擊法和壓削法。

發明瞭弓箭。

馴化了狗。

10000~5500年前,中國遠古人類進入新石器時代,出現長期定居的村落,使用磨光的石器。

初步掌握燒製陶器技術。

開始原始的農業種植和飼養家畜。

傳說中的神農氏時代。

10000~5000年前,人類先後進入新石器時代,磨光加工的石器流行,出現了原始農業和畜牧業。

母係氏族公社繁榮。

1萬年前,兩河流域出現圖畫文字。

1萬年前,亞洲大陸與日本列島之間的陸橋被海水淹冇,日本列島形成。

公元前7000~6000,出現七音節骨笛。

甲、骨、陶、石上出現契刻符號,可能與文字的錐形有關。

淮河上遊稻作農業與漁業、畜牧業並重,這是同期水稻栽培的最北地區。

(此後“公元前”用“BC”表示)BC 6000,黃河流域中下遊地區普遍存在農業文明遺存,己飼養家畜,陶器己較為規整。

在今湖北、湖南的長江中遊地區發現豐富的稻種植遺存。

BC 6000~5000,新石器時代早期,文化遺存主要有:渭河流域的老官台文化(今陝西華縣),黃河中遊的莊李崗文,化(今河南新鄭)、磁山文化(今)河北武安)。

BC 6000,小亞細亞地區出現亞麻和羊毛織物。

BC 6000~1000,古代兩河流域、小亞細亞、希臘、羅馬、印度和波斯等地原始宗教和古代宗教盛行。

BC 5000~4000,河姆渡文化時期,屬於母係氏族社會繁榮時期。

BC 4800~2900,中國的仰韶文化時期,屬於母係氏族社會繁榮時期。

BC 4300~2500,大漢口文化時期,中國黃河下遊的新石器時代文化。

黃河流域的居民己進入父係氏族社會時期。

其中有兩位著名的部落聯盟首領,史稱“炎帝”和“黃帝”。

BC 4000,蘇美爾人在兩河流域創造了最早的城市文明。

BC 3500,紅山文化,發源於東北地區西南部。

BC 3300~2250,良渚文化,分佈於江蘇南部和浙江北部一帶,從河姆渡、馬家浜文化衍續而來,水稻種植和家畜飼養己十分發達。

BC 3500~3100,古代兩河流域的烏魯克時期。

出現陶輪製陶和塔廟建築,創造,了楔形文字。

古埃及國家形成,出現象形文字。

BC 3500~3000,古代兩河流域居民開始使用輪式運輸工具。

古代埃及人己在農業中使用犁、粑和施肥。

BC 3000~2600,屈家嶺文化,分佈於今江漢平原。

BC3000~2600,愛琴海地區進入早期青銅時代。

BC 2697,黃帝紀元元年。

傳說黃帝與炎帝戰於阪泉,與蚩尤戰於涿鹿,代“神農氏”,是為“黃帝軒轅氏”。

BC 2350~1750,印度河流域出現哈拉帕文化。

BC 2600~2000,龍山文化群,分佈於今黃河中下遊地區,玉器製作頗具特色,有銅器和冶鑄遺存。

掌握了修築、製作土坯、燒製石灰等。

由大汶口文化發展而來,是山東、蘇北自成體係的文化區。

BC 2500~1000,成都平原上存在三星堆文化。

BC2500,古埃及著名的獅身人麵像落成。

BC 2400,相傳黃帝死,顓頊為帝,改革宗教,“絕地天通”。

此後又曆帝譽、堯、舜、禹,實行王位禪讓製。

BC 2200s,中國古代傳說中的帝堯命義、和觀測天象,製定曆法,以366日為一年,置間月以正西時。

BC 2000s,中國古代傳說中的大禹治水成功。

BC 2000~1600s,中國二裡頭文化存在。

為青銅時代文化,分佈於河南鄭州附近及山西汾水下遊一帶。

炊器、石器、容器、飲器等為其主要文化特征。

居舍有半地穴、地麵建築和密洞等,以農業為主,飼養家畜有豬、狗、雞、馬、牛、羊等。

BC 2000~400s,中國的青銅器時代。

BC 2070,大禹子啟繼位稱“夏後”,建立夏王朝,中國開始“家天下”時代。

夏朝是中國曆史上第一個有記載的朝代的誕生,意味著中國文明的開始和古代中國政治製度的確立。

夏朝的建立也標誌著中國古代社會從部落聯盟向中央集權國家的轉變。

我國大致分為以下的朝代:夏朝、商朝、西周、春秋、戰國、秦朝、西漢、東漢、三國、西晉、東晉、南朝、北朝、隋朝、唐朝、五代十國、北宋、南宋、元朝、明朝、清朝。

為更好的閱讀體驗,本站章節內容基於百度轉碼進行轉碼展示,如有問題請您到源站閱讀, 轉碼聲明
玥媛小說邀請您進入最專業的小說搜尋網站閱讀龔勿遠暢史,龔勿遠暢史最新章節,龔勿遠暢史 CP
可以使用回車、←→快捷鍵閱讀
開啟瀑布流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