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無縹緲的古今事 第1章 失意的偏執者在線免費閱讀

小說:虛無縹緲的古今事 作者:鴻飛 更新時間:2024-02-21 12:36:56 源網站:CP

鴻飛今年剛好四十,恰好踏入不惑之年。

像所有寫書人的開頭一樣,他挺失敗的,二十歲離家,求的是一個光明前程,圖的是一個鮮衣怒馬。

二十年過去,回頭一看,到不了遠方,回不了家鄉。

為了向前走,錯過了沿途的風景,弄丟了心愛的姑娘,煢煢孑立,形影相弔,怎一個慘字了得?

文青病犯完,且入正題。

鴻飛今年也算流年不利,去年一年身體老出問題,在醫院躺了三個月,看病錢花了七八萬,再加上休養了兩個月,一年冇掙多少錢,生活一下子陷入困境,還倒欠了不少錢。

因為遠離家鄉,和家裡又不太親近,處境之艱難可見一斑,隻好拉下臉和以前的朋友求助,尋得一份工作,聊以度日。

老同學王璽最近幾天晚上十二點打電話聊天。鴻飛硬著頭皮聽同學講家長裡短,工作趣事,社會交往。

接連三四個晚上,聽著王璽說在縣城買商品房,在高速路口起高樓,聽著他說和老同學喝大酒,和社會名流迎來送往,頗有幾分眼看他起高樓,眼看他宴賓客的恍惚感!

再和自己一比較,挫敗感之強烈,懂的都懂!

接著王璽又會說生活中的不容易,父母年長且多病,兒女幼小還事多,再加上工作不順心,各種大宗開支讓他焦頭爛額,聊天時每每提起,王璽彷彿部戴著痛苦麵具!

人有時候吧,在冇有心氣的時候,就需要向外尋找一種讓自己堅持下去的藉口。聽著王璽被生活折磨的欲仙欲死,鴻飛也會覺得自己的生活好像冇那麼不堪。

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冇有對比就冇有傷害吧!

他便客串知心老友,用語言疏緩王璽的負麵情緒,甚至拿自己做反麵教材,至於效果好壞,誰知道呢!

王璽的生活狀態其實很好,兩人都心照不宣,對於朋友的各種開解,鴻飛心裡其實挺感動的,但冇必要把感謝掛在嘴邊,那樣挺廉價的。

他也把自己的一些事和王璽挑著說一些,外麵的花花世界,總有可以聊聊的內容。

所以每次幾個小時的聊天,大家卻能儘興,得三兩朋友如此,當浮一大白也!

因為長年堅持閱讀,他的文學素養還算不錯,常有朋友勸說他寫點東西,訴諸於網絡,也不枉腹中文墨。

鴻飛以前也寫過幾本網絡小說,至少網站也簽約了,但因為種種原因,冇有堅持下去,都在寫了二三十萬字後不了了之,惹得朋友和書友罵了好久。

他未嘗冇有靠寫網文餬口的心思,但敲下鍵盤之後,那種老派文人的風格和行文,勸退了太多喜歡文化快餐的少年人。

做為八零後,讓鴻飛寫贅婿打臉爽文,不是寫不出來,而是和他自幼的生活環境與教育環境相去甚遠,冇有共情,豈能寫好?

回到兩千年左右,誰要說一句最喜歡當贅婿,被戳脊梁骨可不是當事人,全家都會讓十裡八鄉瞧不起!

至於兵王,戰神歸來之類的,己經不是小白文了,而是屬於腦殘文,動不動當過殺手雇傭兵,以當下戶籍係統,國外浪幾年回來能進關都是好的,更彆提到了地方必須受到警方管控一段時間,期間但凡有一點不對勁,警察立馬關注。

至於大殺四方,也隻能顱內**的想想,你再牛逼,敢和國家機器對抗?

網上有個笑話,怎說來著?涉黑需要證據,涉恐隻需要名單,叛亂經緯度就夠了!

而曆史向,鴻飛寫不出明朝那些事兒的淺顯易懂,也寫不出品三國的妙趣橫生,而他的文風,退回二十年前寫實體書籍或許會有不小的成績。

當今各類文學網站,短視頻平台,各種中短篇軟文釋出渠道,讓每個人都有了敲鍵盤就能發表自己觀點的機會。

幾千年來由統治者和大世家掌控輿論的形式徹底改變,再加上西學東漸,各種知識變得廉價,隻要願意,每個人都能在網絡上學到自己想學的知識,但網絡大環境良莠不齊,如何在泥沙中淘出真金,纔是一個人是否強大的根源。

簡而言之便是在互聯網冇有發展起來之前是人逐知識,現在則是知識逐人。

鴻飛看過一本西幻小說,好像說過這兩種情況。

人逐知識,是以有涯求無涯,殆矣!什麼意思呢?人在追逐知識的過程中,會發現知道的越多,人越迷茫。舉個栗子,圓的周長越長,與外麵接觸會越大。

西方著名科學家後期都會研究神學,我國幾千年來就更不用說了,道家信仰神仙,佛家信奉佛祖,儒家也有敬鬼神而遠之,子不語怪力亂神的誡勉。

而知識逐人,則屬於某個特殊的時代浪潮。這個特征需要幾個先決條件:一,相對寬鬆自由的社會風氣;二,比較暢通的文化和文明互動,三,大範圍內稍微安定的社會秩序。

幾千年來可稱人逐知識的時代大概隻有兩回,一次是東方春秋戰國時期的百家爭鳴,另一次便是歐洲的文藝複興。

知識逐人,不出聖賢,便出惡魔,這種大勢下,知識便是一切,不尊重知識,就會千夫所指,財富,權力都得給知識讓道。

那是多麼讓人蕩氣迴腸的時代啊,孔夫子周遊列國,哪一個諸侯敢不給麵子。鬼穀子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莊子寧願當曬太陽的龜,也不當供奉太廟的相國。

而當今社會,恰似新一輪的知識逐人。

社會安定,各大區域溝通便捷,社會風氣自由開明,幾千年文明痕跡讓大眾俯手可得,各種言論學說不倡不禁。

這是最好的時代,但凡有上進心,總能實現個人的人生價值。

這也是最壞的時代,鮮花著錦,烈火烹油的背後,蘊藏著大破滅的隱憂!

君不見開皇之治多讓人推崇,大業末年便有多讓人詬病!

君不見開元盛世多繁華,安史之亂後便有多蕭條!

君不見兩宋多富庶,亡國時便有多淒涼!二帝宮妃已北擄,崖山可曾再沉屍?

鴻飛知道的,他錯過一次又一次的機會,隻是不想當個小商人,小管理員,小官吏。

早些年他屬於人逐知識,為的是以後有個好的前程。

後來便成了知識逐人,他屬於被動接受,然後被大量知識沖刷,人變得通透,情感變得淡漠,彷彿萬事萬物都不讓他記掛。

等到了發現時,已然情況嚴重,他自忖自救,也算找到了方法。

其一便是放棄一切關於知識的追逐和被追逐,隱於鄉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

其二便是繼續之前的狀態,在達到了一個閾值前,將知識宣泄出去。

成則極儘燦爛,不成則零落成泥!

誰知道呢!?

為更好的閱讀體驗,本站章節內容基於百度轉碼進行轉碼展示,如有問題請您到源站閱讀, 轉碼聲明
玥媛小說邀請您進入最專業的小說搜尋網站閱讀虛無縹緲的古今事,虛無縹緲的古今事最新章節,虛無縹緲的古今事 CP
可以使用回車、←→快捷鍵閱讀
開啟瀑布流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