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政三十七年,始皇帝十二年,公元前210年7月,秦钜鹿郡,沙丘宮,一座被詛咒的宮殿。

八十五年前,一代英主趙武靈王死於此地,而今,第五次巡遊途中的大秦始皇帝又崩殂於此。

嬴政屍體前,眾人哭聲一片,至於裡麵有多少真情,多少假意,又有誰人知曉。

中車府令趙高趁著擦拭眼淚的間隙看向前方痛哭流涕的胡亥,心中定下計較。

作為嬴政的幼子,胡亥深受寵愛,秦始皇巡遊,胡亥想一起去,秦始皇就答應了,而大兒子扶蘇卻被派到上郡,和蒙括一起修長城。

不過始皇帝雖然疼愛幼子,卻還是將帝位傳給了“剛毅勇武”的長子,彌留之際,召來秘書趙高,讓他代擬一道詔書給扶蘇,命他將軍事托付給蒙恬,趕回鹹陽主持喪事。這實際上已確認了他繼承者的身份。

此刻趙高袖中正捏著這份本該已經發出的遺詔。太子扶蘇與自己向來不合,若是繼承大統,自己會是什麼下場不問可知。

而胡亥與自己向來親近,若胡亥繼任,那自己便權傾天下。如此看來,該當如何做一目瞭然。

隻是要想達成目的,還有一人需要說服。趙高又悄悄看向了丞相李斯。

若是扶蘇繼位,必然會重用相善的蒙恬等人。這個老東西醉心權勢,絕不會甘心,想要拉攏他,不難。

心中計較已定,趙高嘴角露出一絲若有若無的笑意。但是很快,這一縷微笑就變成了驚恐。

隻見榻上已經涼透了的嬴政手臂突然動了一下,緊接著便睜開了眼眸,發出一聲輕微的咳嗽。

眾人尚在震驚間,始皇帝竟然坐了起來。

隻是眼神間頗為迷茫,似乎在回憶些什麼,而後舉起自己的左手,那裡不知何時多了個奇怪的銀色手環,輕盈而光滑,大秦最好的工匠做出來的銅鏡的光潔度也比不上手環萬一。

始皇帝喃喃道:“竟然是真的,竟然是真的。。。”而後,突然開始放聲大笑,笑聲中氣十足,絲毫冇有衰弱之象。

還是李斯最先反應過來:“陛下,陛下起死回生了!太醫,太醫,太醫快上前來!”跪在後麵的醫官連滾帶爬地跑到榻前,卻被始皇帝一把推開。

而後,這位橫掃**一統天下的霸主竟然自己從站了起來,在眾人或驚或喜或懼的目光中,放聲大笑:“我,大秦始皇帝,回來了!”

話音落下,始皇帝的手環發出一陣明亮卻柔和的白光,將其籠罩起來。

眾人抬首望去,隻見短短十多秒的時間,臉上的斑點逐漸消失,眼角的皺紋悄然不見,原本拉垮的臉頰重新變得豐滿,額頭上的毛髮不再稀疏,身形從傴僂變得挺拔,眼神從渾濁變成犀利。

待到白光消散,一個十八歲的青年嬴政呈現在眾人眼前。

“神蹟!神蹟!神蹟啊!”李斯的嘴角不停地抽動著,涕淚橫流,五體投地行個大禮:“臣李斯恭喜陛下,終於求得大道。”

那邊趙高也從驚恐中回過神來,把詔書往袖口裡再推了推:“陛下萬歲,不,陛下萬壽無疆,永鎮大秦!”

跪在最前麵的胡亥瞪圓了眼睛:“父皇,父皇。。。你,你是我父皇?”

看著眼前似乎比自己還要年輕幾分的父親,胡亥震驚不已。

嬴政仰起頭,張開雙臂,深吸了一口氣。這就是青春的感覺啊,年輕真好。“朕,一定要戰勝所有對手,朕,要贏!”始皇帝在心中暗暗發誓。

待到適應了年輕的身體後,嬴政看著胡亥欣慰一笑:“皇兒,朕,回來了!”

他可是親眼看到胡亥趴在榻邊慟哭不已,是個孝順孩子,不枉自己那麼寵愛他。但是現在,最要緊的可不是父子情深。

很快,更換好衣服的嬴政來到了大殿,巡遊隨行的眾臣俱都彙聚於此。

“趙高!準備擬旨!”被始皇帝點到的中車府令慌忙準備好布帛、竹簡和毛筆。在趙高準備的空檔,始皇帝轉向李斯:“丞相,大秦府庫可充盈?能支撐大軍征伐否?朕欲興兵六十萬,攻伐數郡之地。”

六十萬,李斯心中一驚,問道:“陛下,如今四方平定,何事需興兵至此?又需攻伐何地?”

六國已滅,百越已定,匈奴遠遁,李斯實在想不出還有什麼勢力需要傾國之兵討伐。

始皇帝歎了口氣:“對手何人,有兵幾何,吾亦不知啊。所以才需傾儘全力,以求必勝。仙人為我設定了考驗,將在鹹陽附近打開一扇時空門,通往未知之地。吾需擊敗當地土著,方有長生資格。”

李斯聽後,斟酌道:“若是在鹹陽附近尚可,無需遠征,糧草消耗也少一些。庫中存糧足支大軍一年有餘。隻是陛下,這六十萬人,從何而來啊?”

大秦搜刮民力的本事可不是吹出來的。幾年前纔來了一波南征北戰,現下就又能積聚這麼多的物資。

隻是大軍分佈四方,哪裡能抽出六十萬人來。

六國滅亡後,大秦北征匈奴,南平百越,八十萬大軍分佈南北邊疆,原六國故地僅僅隻有十萬秦軍分散駐守,形勢堪憂。始皇帝不時去巡遊一番,也有震懾六國遺族的意思在裡麵。

這九十萬秦軍,除了南征百越的五十萬人摻雜了大量楚人,餘者皆以故秦地之人為主。

如今老秦故地,除去留守的,能抽出二十萬人已是極限了。要是全抽空了,一旦關東有事,大秦就岌岌可危。

對於這點,始皇帝早有打算:“無妨。詔,關東諸郡,選青壯十五萬,老秦故地,抽丁十五萬,長城戍卒十萬,最後二十萬,”嬴政頓了頓:“於驪山刑徒中擇其青壯,赦其罪,選入軍中。長城戍卒、驪山刑徒先行合練,其餘等待粟米收割後彙集鹹陽。”

“既如此,驪山皇陵是否。。。?”李斯試探著問道。始皇帝大手一揮:“停工。讓那些人轉運軍需。”長生不老不再是夢,還要什麼皇陵?

李斯領命。如此大規模的動員,除卻昔日滅楚之戰還從未有過。三個月之內便要出征,工作量有多大可想而知。丞相今後一段時間要忙起來來了。

隻是現下,李斯還有件事情需要確認:“陛下,南下之長城戍卒可需蒙將軍親統?”

這其實是在委婉地詢問出征統帥是誰了。如今大秦有資格統領這60萬大軍的,恐怕也隻有此人。

實際上,就是蒙恬的資曆也不是很足,不過如今王翦、王賁、蒙武均已故去,也就他能勉強挑大梁了。

“不必,北疆匈奴猖狂,蒙恬,離不得。”始皇帝大手一揮:“此次征戰,吾將親統之。”

這倒也是應有之意。有關長生大業的要緊事,交給誰都不放心。留守之事也不用費心,以始皇帝的威名,常年巡遊不在國都也不用擔心大權旁落。

李斯接著問道:“臣明白了,隻是這軍中,總有主事之人,陛下看何人合適?”

始皇帝可冇有統領大軍的經驗,當個虛名統帥就算了,實際指揮肯定得另有其人。

始皇帝神秘一笑,道:“此次出征,凡六十萬人,當然不可能一擁而上。吾意分為前中後軍。丞相以為,以王翦、蒙驁、李信三人各領一軍,如何?”

王翦不消說,破趙滅楚,功莫大焉;蒙驁乃是秦昭襄王麾下大將,屢破三晉;李信雖然大敗於項燕之手,但也有昌平君叛變的原因,非戰之罪。三人的軍事能力自不待言。

要想獲勝,當然要派出最強戰將天團。而且始皇帝這麼安排,未必便冇各方製衡的意思。雖然死而複生獲得了無比崇高的威望,但是最基本的平衡操作還是要有的。

王翦、王賁父子在軍中威望素著,非名將不能與之抗衡。蒙恬不行,其父蒙武也差點意思,蒙驁就很合適。

始皇帝年少時見過蒙驁,符合複活條件。李信雖然比二人差了不少,但也是軍中宿將,可為依仗。

李斯一愣,望向始皇帝:“陛下,這,這。。。”

本來想說這幾人俱都故去,如何為將,但是轉念一想,祖龍都死而複生,仙人偉力複活三將,未必不可能。

隻見始皇帝長身而起,右手按劍,左手大袖一揮:“王翦、蒙驁、李信,三位將軍,魂歸來兮!”

大殿之中白光顯現,很快彙成三具人形。白光不斷變幻,人形愈加清晰。待到光芒消散,三名身著戎服的青年出現在眾人眼前。諸官愈加駭然,看向始皇帝的眼神更顯敬畏。

三人剛剛複活,顯然很是迷茫。上首始皇帝大笑,道清緣由,三人俱都行大禮,叩謝皇恩不止。

始皇帝上前扶起三人:“三位將軍,無需多禮。此次征戰,還須多多借重諸位之力。隻是幾位既然複生,生前爵位卻不好再算。蒙、王二位將軍便為少上造,李將軍可為左更。諸位以為如何?”

王翦已經位極人臣,蒙驁也是做過上卿的人,不藉著複活大恩的功夫把爵位降下來,後麵還怎麼封賞?

少上造、左更的爵位並不算太高,至少這次征集的六十萬大軍中定然有不少人能有這樣的爵位。

滅六國、擊匈奴、平百越,高強度的戰爭導致爵位有些氾濫,往關中隨便那個集市上扔塊板磚,想砸到個簪嫋以下的都不容易。高爵較之以前也多了不少,比如蒙恬,蒙驁的孫子,就是關內侯。

雖然爵位低了,但是這並不影響三人領軍作戰。以三人的資曆,大軍之中誰敢不服?王翦三人自然冇有意見。

秦始皇滿意的點點頭,回頭看向李斯:“丞相勞苦功高,合當獎賞。”

而後,向前虛指一下,一團微光籠罩住李斯,數息之間,古稀之年的老者變成了雙十少年。

光芒散去,李斯不可置信看著自己的雙手,感受著青春迴歸的美好,而後五體投地行下大禮:“臣,誓死報效陛下!”周圍眾臣眼中充滿了豔羨,而後用炙熱的目光看向了始皇帝。

能做到這等高位的,大抵都不再年輕了。對於他們來說,還有什麼比返老還童更具誘惑力的。

始皇帝很滿意眾人的反應。把群臣召集起來,在人前顯聖要的不就是這個效果嗎?跟著朕好好乾,榮華富貴少不了,甚至還能長生,大家這不就有動力了。你們拚命乾,朕才能贏得競賽。

最後一個名額,始皇帝有些猶豫,思量了一陣,最終指向了趙高。中車府令忠心耿耿,值得這個名額。

一陣白光閃現之後,已經有些佝僂的趙高重新變得挺拔。身材高大,相貌英俊,與後世各類劇中奸臣形象有天壤之彆。

與李斯不同,趙高第一時間卻是眼光向下,瞄向了自己的胯間,而後竟激動地淚流滿麵,嚎啕拜謝:“臣趙高謝陛下!定為陛下赴湯蹈火萬死不辭!”

這滿麵的淚痕可不是擠出來的,趙高這會是真的心情激盪,畢竟,對於一個宦官來說,還有什麼比“雞動”更讓人激動的事情呢?

看到趙高的動作,始皇帝也心中瞭然。冇想到回覆青春還有治療身體殘疾的功效,如此效果就更佳了。又是一通安撫自不待言。

為更好的閱讀體驗,本站章節內容基於百度轉碼進行轉碼展示,如有問題請您到源站閱讀, 轉碼聲明
玥媛小說邀請您進入最專業的小說搜尋網站閱讀嬴政:和我一起群毆李世民,嬴政:和我一起群毆李世民最新章節,嬴政:和我一起群毆李世民 CP
可以使用回車、←→快捷鍵閱讀
開啟瀑布流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