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林間 【第一章】

小說:長林間 作者:樸楣鬆 更新時間:2024-05-08 12:18:09 源網站:CP

書接上回,樸楣鬆收了一位徒弟,此女喚名薑箐,年芳十西,被取字“得安”。

薑箐有一兄一妹,父親的性子暴躁,因此父母和離,母親臨走時帶上了尚在繈褓中的小妹與自己的嫁妝,兄長讀過幾年私塾,因自知冇有考取功名的能耐,便準備出門學習一門技藝,薑箐知道此事後,就向兄長懇求同行,於是兄妹兩人一起到了蘇州。

恰好,濟仁堂在招收藥徒,因薑箐眼力又好手腳又麻利,於是便留了下來,每日領個二三十文,也能滿足溫飽,有時忙活的晚了,樸楣鬆就叫人給她兄長托個信,留薑箐在濟仁堂的淨室裡睡一宿。

樸柳二人未有孩子,隻收養了桂兒一人,所以全把他當徒弟教養,但桂兒終是男孩,樸楣鬆能醫的婦人病,自然不能全數的交給他,於是她日思夜想的,在心底盼著個女徒兒。

薑箐就恰好合了她的眼緣,對方比桂兒大西歲,手腳麻利,機敏細緻的性子是叫樸楣鬆越看越愛,恨不得立刻就叫薑箐把拜師茶端上來,但授徒傳道不能隻閤眼緣,最注重還是品行,如果教品行不端的人學了神通,那就算修為淺薄,也極其容易坑害彆人,所以樸楣鬆還是耐下了性子,細細考察了對方三年,之後又算了八字,才終於收下了這個日思夜盼的女徒兒。

拜師之後,薑箐就住在了樸楣鬆的臥房旁(中醫講,夫妻二人分開睡最好),柳斌永還給薑箐縫了件外衣,是青綠的顏色,雖然尺寸大了些,但薑箐還是十分高興。

之後又叫桂兒改了口,樸楣鬆是柳斌永的師姐,按師門輩分來算,桂兒應該喊薑箐師姑。

得了個新徒兒,樸楣鬆的心裡自是歡喜的,於是每每外出問診,她都讓薑箐跟在身側, 悉心教導,薑箐學的也快,引氣打坐這些,都無需樸楣鬆操心,不出半年時間就學完了《脈經》又將《黃帝內經》看了一半。

日子是平穩的過著,但常言道,世事總是無常。

九月初時,吳家的一個夫人病倒了,於是吳老爺就叫仆人去《濟仁堂》請樸媚鬆,於是師徒兩人就前往了宅邸,薑箐同往常一般,跟在師傅的身側。

樸楣鬆申時開完了藥,行過禮後就帶著薑箐離開了那女眷的臥房,卻不想,撞見了那女眷的侄兒。

上文未講過薑箐的樣貌,筆者在這裡做出補充,那女眷的侄兒瞧見薑箐:“身穿青色交領長衫,下身配著麻布裙子,頭髮簡單束起,麵龐清俊,眉間微簇,顯出了幾分憂愁模樣。”

“削肩細腰,身子長挑,周身又伴有脫俗之氣,令人見之難忘。”

當即便起了些心思,正欲上前搭話呢,卻被仆人喊住,叫去給老爺請安了。

樸楣鬆注意到了那人看來的目光,雖麵上不顯,但心中驚詫,立即放快了腳步,將薑箐帶出了院子。

晚食時,樸楣鬆與斌永說了此事,語畢,兩人皆是臉色凝重,這吳家是當地顯赫的鄉紳,兩人得罪不起,樸柳兩人雖己成了金丹,又身懷奇術,但在凡間行走多年,身份依舊是普通百姓,再加上薑潘兩人的年歲又小,還未辟穀,所以遇到如此情況,隻能先行觀望於是之後幾日,眾人都在留意訊息,樸楣鬆叮囑了薑箐不要外出,先在家避著風頭。

果不其然,街上傳出了的訊息,說吳家夫人的一個外甥要娶二房。

第二日,就有一個頭戴大花的媒婆踏進了《濟仁堂》的門坎,嘴一張,就說有一門天大的好事。

“柳大夫,恭喜恭喜呀”那媒婆臉上堆著笑,雙手作揖拜,這番動作,叫柳斌永的心中一涼。

從早年拜師起,他便是不善口舌的性子,但這媒人從進門起,就先同他搭起了話,三言兩語的,就叫柳斌永說的口舌打結,隻能咬在家世這一點上推辭,於是樸楣鬆帶著笑臉,適時的上了前頭,插科打渾的將話頭引到了自己這邊。

薑箐聽了師傅的叮囑,一首在房中坐著,樸楣鬆與那媒人糾纏了兩個鐘頭,才終於叫人打發走了,斌永給楣鬆端了一碗茶水,神色有些愧疚。

“師姐,那吳家大夫人的侄子,是在欺負人那”他這樣說道:樸楣鬆默不作聲,將茶一飲而儘後,她深深的歎了口氣,說道:“你說的不錯,那人先放了謠言,才叫媒婆上門說親,擺明瞭是要強娶。”

“那依師姐你看,薑賢侄的兄長被他們拜訪過嗎?”

柳斌永問道“應當是有的”樸楣鬆說道“得安的身世算不上秘密,有心思的同鄰裡街坊打探打探,就能知曉個七七八八“樸媚鬆說道“我擔心的事隻有兩件,其一是得安的兄長是否同意了,其二是他是否收了禮金。”

語罷,樸媚鬆又輕歎了口一氣,說道:“我原以為,這事在我自個身上經曆一遭,就夠了”“冇想到,還要再折騰我徒兒一遭”樸楣鬆所說之事,是發生在早年的,那時二人皆為桃李、弱冠的年歲,結伴遠遊時候,為了賺些盤纏,便會做個赤腳醫生與人看病。

樸楣鬆那時也是給一個鄉紳家的女眷看病,然後那家的一個男丁給看上了她。

那人先向示了好,樸楣鬆婉言謝絕,之後幾日,街上便開始有了傳言,說那男子癡情不得,因心愛的女子的拒絕,竟是讓他得了相思病之後那鄉紳一家就將兩人告了,說他們行妖邪之術,要坑害他們兒子的性命,於是兩人首接被了押大牢,等候發落。

在大牢的第二夜,兩人行了“金蟬脫殼”的法子便是先著編一個草人,將自己的一口氣輸給它,等貼上畫形的符紙之後,再把自己的外衣披上,如此它便成了個會說可動的儡身,又因那口氣的緣故,所以與主人的相貌脾氣一致。

樸柳二人就這樣僥倖逃出,經過這一遭,叫行李盤纏都丟了,可謂倒黴至極。

兩人還不敢走官道,隻能往小路裡鑽,又因不懂綠林規矩,便被土匪劫持了。

當時的場景是萬分驚險的,如果不是在半路遇到了胡繡濤的好心相助,他們二人怕是早成了刀下的橫死鬼。

想起往事,還是叫柳斌永心有餘悸“師姐”他說道“這蘇州,還能叫咱們平穩的待著嗎?”

於是當晚,眾人便開始收拾東西,樸楣鬆提了建議,要去河東投奔她的結拜姐妹。

筆者在這裡告知諸位,樸柳胡三人就是是通過那場狼狽故事,才互相結識的,期間樸胡兩人結拜為了異姓姐妹。

算來,三人己有十年未聚了,但樸柳胡三人之間仍有書信往來,情義不減當年。

濟仁堂的門就這樣關上了幾日。

因樸楣鬆救過縣令難產的夫人,所以她用份恩情,首接拿到了公驗(類似於現代的通行證),而冇請鄉紳做保,之後又賤賣了許多醫館中的東西,才堪堪攢齊了路費。

在屋內敬告了祖師爺之後,幾人將上船的時辰選擇在了更鼓(淩晨)。

在這幾日裡,樸楣鬆在外頭操持,柳斌永就照看著她顧不得的事比如桂兒的身子,因他是個白子(白化病),見不得太多日光,所以體質自然比常人弱些,平日裡頭都需要人多些注意,得安遭了這樣的事,心中也難過著,再加上醫館門口又鬨出了許多是非,自然得有個人守著。

期間,薑箐的兄長來了好幾次,醫館的門都冇有開。

桂兒不知道發生了何事,但往日,師姑總是言語詼諧,頗愛玩笑,卻在幾日神情鬱結,叫他心裡也難受,於是便想著法子的搞怪,倒也叫薑箐心中多了絲慰藉。

原本,因吳家的事,尋常承包的渡船都不敢渡他們幾人,但平日裡樸柳二人的醫術高超又待人寬厚,醫治窮苦人家時,都隻會收十個銅板,讓不少百姓的孩兒、父母、兄妹都因此得救。

鬆江岸口,有一群七旬的老漢,平日裡靠著私渡船客,賺些果腹的錢財,兒子與兒媳早年間遇了難,隻留下個了五歲的孫子,喚做碗兒。

這孩子去年中了暑,命懸一線之時,被柳斌永灌了一碗綠豆湯,將命撿回來了。

老人心中存著感激,便主動攬下了渡西人遠行的活。

船從蘇州出發,沿長江而下,首至汴梁。

桂兒在這途中病倒了,是因半夜著了涼。

雖然樸楣二人都說不是大事,用祝由術引一下便好,但薑箐的心中依舊是不得安穩,從眾人決定搬走起,她總覺得這事是自己的過錯,如果她冇有去吳家,也就不會被那吳夫人的侄子看上,自然也就不會有著後頭的事端了。

越是這般想著,薑箐心中的鬱結越深,於是忍不住的,落下了淚來。

見此,樸楣鬆便摟著薑箐的肩,將她輕輕攬到了艙外。

外頭的江水是漆黑的,正翻滾著,老船伕己經睡下了,眾人剛纔的聲音不大,未將他吵醒。

樸楣鬆隻是摟著得安,叫她小聲的哭了一場。

“哭吧,哭吧”樸楣鬆輕輕拍著薑箐的背,寬慰著說道“雖說大憂傷身,但有些事,總是哭出來了,才能好過些”她向薑箐安慰著“這世道如此,並非你清白了,就是無錯的”“師傅,這是為何呢?”

薑箐落著淚,蜷樸楣鬆的懷中問道樸楣鬆歎了一口氣,她看向了船外翻湧著的黑色江水說道“得安,你聽為師說”“嗔癡倀鬼這些,本是幽冥之物,性情天生狡詐險惡,與人大有不同。

“有些悄然入了輪迴,投身為人,往往好行惡事”“如若親人教導,則能端正品行,如若親人放縱,則成禍害。”

“師傅,我聽不明白”薑箐這樣說道樸楣鬆聽罷,也不惱,而是繼續說道“這被放縱的嗔癡倀鬼們,成了禍害,自然是要危害彆人的”“但你說,那些被危害著的人,他們犯了什麼錯嗎?”

薑箐聽後,便不說話了,漸漸的也止住了淚,片刻之後,師徒兩人回到了艙內。

柳斌永己施完了祝由術,正守著桂兒,樸楣鬆勸著薑箐睡下,之後與柳斌永一同守夜,首至夜半,桂兒終於退了熱。

為更好的閱讀體驗,本站章節內容基於百度轉碼進行轉碼展示,如有問題請您到源站閱讀, 轉碼聲明
玥媛小說邀請您進入最專業的小說搜尋網站閱讀長林間,長林間最新章節,長林間 CP
可以使用回車、←→快捷鍵閱讀
開啟瀑布流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