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零後的童年 第3章 黑土風情在線免費閱讀

小說:六零後的童年 作者:李白 更新時間:2024-02-18 18:26:14 源網站:CP

東北氣候寒冷,有些獨特的生活習慣。人們都知道,東北屋中有炕,既是寢具,也是供暖設施。此外,關東三大怪“窗戶紙糊在外,婦女叼著大菸袋,養活孩子吊起來”也廣為人知。童年時期,母親那一輩的婦女,還都普遍抽菸,哄孩子睡覺的搖籃(我們稱為“悠車”),也很常見,窗戶紙更是每年入冬前必糊的。但隨著社會飛速發展,前兩怪已成為曆史雲煙,唯有糊在外的窗戶紙還很常見,可以預見,隨著窗體材料的升級換代,它很快也將走進曆史,為先進簡易的密封手段所替代。

夾障子

童年時,雖然各家都有院子,卻冇有院牆,自然也冇有院門了。院子不算小,長約10米,寬約5米,秋冬無遮無攔,春夏則“夾障子”圍合,靠房牆處開一個門,供進出之用。兩家障子間是一條1米多寬的通道,用於連接內外。

障子多用秫秸夾成。具體過程是:先用鐵鍬挖出一條一鍬寬深的淺溝,然後開始夾障子。夾障子從一端開始。將一根根去掉葉子的秫秸置於溝中,以一指左右間隔直立,橫向用三道秫秸固定,下麵的那道用一根,埋在土裡或貼近地麵,中間的那道也用一根,穿插在秫秸之間,上麵的那道裡外各一根,用細麻繩或破布條勒緊,將挖出的土回填,兩側踩實,障子就夾好了。夾障子至少兩人才能完成,因為秫秸既有豎直襬放的,也有水平放置的,需要同時關照好,僅憑一個人兩隻手是做不到的。夾障子一般是夾一段勒一段埋一段,然後再逐段延伸,直至完成。起始兩端各插牢一根圓木作為依托。

障子的結構很科學,既圍出了邊界,也看得到院內,透得了風,不易被風吹倒,也擋得住雞鴨,保護幼苗不被啄食。夏天時,常有蜻蜓立在稈頭,給小孩子帶來一份童趣。障子冇有院牆的功能,主要是保護院中的作物,因此都是開春夾障子,秋後拔除。因為到了秋天,障子就完成了使命,而且經過春夏的日曬雨淋,已經糟朽不結實了。另外,秋天每家都要在院子裡挖菜窖,以儲存白菜、土豆、蘿蔔等蔬菜,建菜窖不僅要挖土,也需要木杆、玉米稈等材料,這時如果不拔除障子,反倒成了累贅。

後來隨著新品種高粱的推廣,如“海南島”“晉雜五”等,傳統的高稈低產高粱被大麵積取代,新品種雖然抗倒伏高產,但植株低矮,不適合夾障子,玉米稈隨即取代秫秸成了夾障子的材料。玉米稈比高粱稈粗且矮,夾障子時也不除去葉子,夾出的障子密不透視,觀感性遠不及秫秸障子。

挖菜窖

當時冇有反季節蔬菜,隻有時令蔬菜,因此冬天吃的蔬菜要在秋天大量儲存,稱為“冬儲菜”。冬儲菜主要是大白菜、土豆、蘿蔔,是秋季產出的蔬菜。由於量大,室內儲存既缺乏空間,也因溫度不定容易腐爛,因此需要挖菜窖儲存。菜窖溫度恒定,大約在兩三度左右,很接近現在冰箱冷藏室的溫度,蔬菜不易腐爛,而且隨用隨取,加上還要定期檢查,因此很少爛菜。

菜窖就挖在自家院子裡,一般要一兩天才能完成。首先要挖正方形或接近正方形的窖室,長寬深都在兩三米左右。挖好窖室後,就要搭窖蓋。將幾根長木平行搭在窖室兩側,然後敷上一層厚厚的玉米稈,再將挖出的土敷在玉米稈上,形成一個梯形平台。土要踩實,以利保溫。在窖室一角留一個半米左右見方的出口,供上下之用,平時用厚厚的草墊苫上,進出時打開。上下菜窖要用梯子。梯子放在室內,用時從窖口放入,出窖時取出。取菜一般兩人配合,一人進窖取菜,一人在外,將拴了繩子的土籃放進窖裡,裡麵的人將菜放入籃中,外麵的人將土籃提出窖外。取完菜後,重新將草墊苫好。

儲存的菜,一般能吃到正月,到了農曆二月,也就是陽曆3月,就冇菜可吃了。這時已臨近春天,要將完成了使命的菜窖拆除填平,準備種園子。拆窖就容易多了,畢竟拆架比搭架容易,填土比挖土省力,半日功夫,即可將窖室填平。夏天雨後,常常能看到窖坑位置,因回填不易密實,往往會有所沉陷,但不影響作物生長。

下大醬

東北有許多帶“大”字的食物,如“大餅子”“大碴子”“大醬”,稱其為“大”,並不是因為它體量大,如“大白菜”“大蘿蔔”,而是因為它是主要食物,一年四季的當家主角。人們對它們的情感是複雜的,比如“大餅子”,當時是絕對的主食,對於農業戶口來說,其所占比例,高者可達80%,低者也不少於50%,既不能不吃,又不愛吃,可謂是愛恨交加。玉米麪很粗,做成的大餅子,吃起來拉嗓子,不藉助湯水,很難下嚥。最初的玉米麪,是不去皮的,尤感粗糙,一般是就著熬菜、菜湯等吃下去。後來演變為去皮了,玉米麪細膩多了,做出的大餅子也容易下嚥了,後來又發展到在麵裡放“糖精”,糖精甜度超大,隻需一點點,十多個大餅子都很甜,雖然經過一係列的改善,人們仍然不愛吃。

對於大醬,人們則是喜食的,是每天不可或缺的作料。

大醬曆史悠久,據說隋唐時期,生活在東北的靺鞨人就已經食用了。

大醬一般有蘸、拌、炸三種吃法。一般的蔬菜都可以蘸醬吃,尤其是辛辣的大蔥、辣椒,黃瓜、小白菜、生菜、蘿蔔纓子也是常見的蘸醬菜。理論上,任何蔬菜都可以蘸醬吃。烀土豆、烀茄子是常見的拌菜,夏秋季節,是常見的晚飯的主菜;大豆腐多數也是拌醬吃的,尤其是冇有蔬菜的春季。炸著吃的主要是炸辣椒醬。將曬乾的紅辣椒用剪子剪成碎末,入鍋放油炒出香味,加入大醬燒開後再“咕嘟”一會兒,炸辣椒醬就做成了。辣椒醬為人喜愛,一方麵辣椒醬香味濃鬱,另一方麵辣椒能增進食慾,有了它,不愛吃的粗糧也能吃下許多。也可以炸雞蛋醬,但雞蛋少而珍貴,不及辣椒醬普遍。也有啥也不放,直接炸大醬的,由於放了油,比生醬要好吃很多。

製醬過程耗時很長。首先要烀醬,即煮黃豆。一般在秋天進行。用大鍋將黃豆煮熟。煮熟的黃豆發生了神奇的變化,由圓形脹大成了橢圓形,呈褐色。

黃豆煮熟後,接下來便要“絞醬”。絞醬用絞醬機進行,每個地方都有絞醬的,事先和他聯絡好,到了約好的時間,他就會扛著絞醬機來到家裡。絞醬機結構和絞肉機一樣,黑鐵製品,底下有底座,可放在桌子上,上方有一個向下內收的圓形進料口,下接一個水平的端部密佈小圓孔的長筒,筒的後端有一個手柄。

絞醬在桌子上進行,將煮熟的豆子不斷放入進料口,搖動手柄,絞碎的豆子便源源不斷地從小圓孔中擠了出來,如同一根根噴湧的豆線,落入接收的盆中。將接絞好的豆子不斷從盆中取出,直至攪完。

絞醬結束,結清錢款後,絞醬的就去下一家或回家去了。緊接著,要將絞好的豆子揉成一個個長方體的醬塊,像枕頭一樣,然後用紙包好,放在事先在牆上固定好的木板上,讓它發酵。

到了春天,經過一個冬天的發酵,醬塊便麵長出了綠毛,掰開後,能夠看出白色的發酵痕跡,豆子顏色也變得更深了,有些發黑。此時,天氣轉暖,到了3月份,就要“下醬”了。所謂“下醬”,就是將醬塊掰碎,放入醬缸裡,再加鹽加水,用“醬耙子”上下翻攪拌勻,稱為“打醬”。所謂醬耙子,就是一根底部插有一塊方木的木杆,上提下壓時,醬體就會不斷翻動。打醬是為了醬體均勻,持續發酵。

醬缸要置於陽光下,每天打醬一會兒。大約一個月後,大醬顏色就由發黑變成了黃色,標誌著發酵完成,可以吃了。

發酵好的大醬也需日曬,也要定期打醬。白天要打開缸蓋,吸收光熱,為防止落塵,缸口要罩上紗布,周遭用繩子綁在缸體上。

醬缸不能進水,進水的話,醬會黴變敗壞,不能食用。因此,下雨時首要的事情就是蓋上缸蓋,雨停後再打開。缸蓋是鐵製品,圓錐形體,下邊有沿,能將缸口扣嚴。晚上或家裡冇人時,是要把缸蓋蓋上的,以防遭遇不測的降雨。

做豆包

“彆拿豆包不當乾糧。”初聽這句話感到很詫異。因為童年時期,豆包是好東西,算得上美食,怎麼會拿它不當乾糧?查資料,有的說出自《新兒女英雄傳》,而該小說講述的是白洋澱地區的抗日故事,顯然說的不是東北的事;有的說,其後麵還有一句“彆拿村長不當乾部”,顯然這不是我童年時期的用語,因為當時隻有“大隊書記”和“大隊長”,而冇有“村長”。

豆包,又稱黏豆包,用黃米麪和紅小豆做成。黃米是糜子的籽粒磨成的米,外形和小米差不多,但粒大一些,黃米很黏,黃米麪自然也黏。由於黃米麪很黏,做豆包時要摻些玉米麪。摻多少是有講究的,摻少了,豆包就黏了,豆包間容易粘連,更重要的是浪費了寶貴的黃米麪;摻多了,豆包就“笨”了,即不黏了,就不好吃了,一般摻40%左右玉米麪。

紅小豆是用來做餡的,需要事先煮熟。

做豆包一般在初冬時節。主要原因是當時冇有冰箱,做的豆包量很大,必須藉助冬天的寒氣冰凍儲存。

做豆包是很緊張很累人的,一般一兩天之內要做出大量豆包。首先要和好麵,其中一些麵要用熱水和,稱為“燙麪”,比蒸饅頭、做大餅子和的麵要複雜些。和好的麵要放在炕上餳上一晚上。將黃米麪揪成大小差不多的劑子,用手指按出空腔,放入豆餡,再合上,一個半圓狀的豆包就做好了。

豆包做好後,就要下鍋蒸了。由於豆包蒸熟時很黏,為防止粘連,每個豆包底下都要裹上一片蘇子葉。買來的蘇子葉是乾的,穿成串的。需要先用水泡,待其吸水舒展後,再一個個分開展平,疊在一起備用。

豆包蒸熟後,要先涼一會兒,然後一個個取出,放在蓋簾上,在室外冷凍。凍好後,放入缸中儲存。缸可放在雜物間或室外,豆包始終處在冰凍狀態,可儲存一個冬天。冬天的魚和肉也是這樣儲存的。

豆包隨吃隨取。一般餾著吃,即把凍豆包放入鍋簾上熱透再吃。吃的時候,蘇子葉既可剝去也可吃掉。通常都被吃掉了。

豆包也有一個變種,名叫“黏火燒”。其實就是把豆包形狀變成餅狀,把蒸改為烙,材料不變。因為烙時要放油,因此黏火燒要比豆包好吃。

豆包也是童年的美好記憶。那時孩子在吃飯以外時間吃食物稱為“盤”。平時可盤的隻有大餅子。凍豆包自然是理想的盤的對象,因此,孩子們經常盤凍豆包,邊啃邊解凍邊下嚥,既不覺得涼,也不嫌費事。

為更好的閱讀體驗,本站章節內容基於百度轉碼進行轉碼展示,如有問題請您到源站閱讀, 轉碼聲明
玥媛小說邀請您進入最專業的小說搜尋網站閱讀六零後的童年,六零後的童年最新章節,六零後的童年 CP
可以使用回車、←→快捷鍵閱讀
開啟瀑布流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