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山鎮 第2章 銀山舊事

小說:銀山鎮 作者:王守仁 更新時間:2024-03-27 12:48:21 源網站:CP

第2章 銀山舊事銀山鎮,隸屬於虔北縣,地處虔州北部山區,因其東部有座銀礦而得名,其為三縣交界,交通要衝,素有“通衢要塞”之稱。

唐朝後期,為躲避黃巢戰事禍亂,中原地帶“天街踏儘公卿骨,甲第朱門無一半”,世家大族舉家南遷,行至江南西道,沿著贛水一路南下。

一小部分世族旁支便在銀山鎮定居,成了有一定數量的客家族群。

隨著南宋時期官府對銀山鎮銀礦的開采,大批遷徙的客家人陸續到達,聚集的人口愈來愈多,賴以生存的根本山林田地越來越少,銀山鎮逐漸形成了“王謝盧”三大姓為首的客家世家族群為中心,其它客家人和佘族人共居存的人口大鎮。

而因山林田畝、宅基地劃分甚至水源利用等等產生的爭鬥數不勝數,各姓氏大族彼此之間,當地佘族與各姓氏大族之間,常有械鬥發生,傷亡更是難以避免。

當地佘族人數雖然不多,因缺乏文明教化,頭腦相對簡單,認死理,但人心齊,打架不怕死,在銀山鎮以本地人自居,對外來客家人本就抱有仇視之意,團結果敢,佘族人自然成了銀山鎮不可小覷的力量。

北方遷徙而來的客家人,祖上均為士大夫大將軍之類,素有“崇文尚武”之精神,打架鬥毆更不遑多讓,世家大族曆史與現實的利益糾葛,既團結也鬥爭,紛爭亦不斷。

隨著“王謝盧”三大家族為首的客家人在銀山鎮生根開枝散葉,“王謝盧”三大家族為首的客家人在銀山鎮曆史舞台上開始粉墨登場,演繹了一代又一代的愛恨情仇。

這裡順道說一說銀山鎮“王謝盧”三大家族的由來:銀山鎮王氏都說祖上是琅琊王氏,自三國到唐代七百年間,琅琊王氏世代鼎貴。

琅琊(今山東臨沂)王氏為秦代名將王離之後,中國古代東晉和南北朝時期的士族。

“公侯世及,宰輔相因”,也就成為其家族特色。

琅琊王氏千年曆史上的蟬冕交映,公兗相襲,不僅南朝以前冇有任何家族能比,即使在隋唐以後,也找不出第二個家族。

有盛必有衰,南梁侯景之亂時,琅琊王氏與陳郡謝氏一起因拒絕聯姻而被侯景族滅,從此走向衰敗。

謝氏亦稱其自身為陳郡謝氏之後,出自陳郡陽夏(今河南太康縣)。

由宋至梁,一首為士族領袖,與琅琊王氏並稱“王謝”。

陳郡謝氏起初隻是一個普通士族,首至謝萬出仕,掌握了豫州之後,方纔開始崛起,到謝安任相時期達到頂峰。

陳郡謝氏的主要功績為淝水之戰之中以少勝多,保住了東晉。

自東晉至梁朝(317年-557年),謝氏共有12代、100餘人見於史傳。

謝氏擁有大量資產,子弟也大多才華出眾,被視為士族領袖前後共兩百餘年。

盧氏自稱來自範陽,涿州(郡)或幽州。

春秋戰國時期,盧氏散居於燕、秦二國之間,主要一支是聚居於範陽。

東漢末被尊稱“士之楷模,國之楨韓”之海內儒宗之大儒盧植(盧植故居在河北涿州市盧家場),出自範陽。

自漢末至唐代六百多年中,正史中有記載的盧氏曆史名人達840多人,範陽盧氏,賢良輩出,勳業燦爛,文豪蜚馨。

乾隆皇帝也寫下:“自古幽燕無雙地,天下範陽第一州”的詩句。

範陽望族己成為幾百年來盧氏家族的榮耀,因而盧氏家乖亦冠以“範陽堂”的稱號。

然南北朝後期對世家大族的打擊,唐朝後期戰爭頻發,致使盧氏在之後的曆史的很長一段時間裡一蹶不振。

正應了那句“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祖上榮光不再,但客家人宗族觀念很強,講傳承,講家風。

姓氏宗祠就是客家人拜天敬祖之場所,客家大姓的祠堂大都修建的莊嚴大氣,每遇大事,族長均會組織族人在祠堂商議定奪。

祠堂既是“議事廳”,也是“執法堂”。

客家族人律己甚嚴,族人觸犯族規,輕則鞭笞,重則斃命,古時素有重男輕女思想,女性若犯了淫戒敗壞了名節,更是以“浸豬籠”的方式將其淹死。

無論曆史的車輪如何滾滾向前,人類的生存和發展纔是永恒的主旋律。

以“王謝盧”三家為首的客家人在銀山鎮繁衍生息,給原本蠻荒之地帶來更多的是文明禮義,客家人繼承了中原漢民族的傳統,又與南方的特殊環境相適應,重孝悌、講仁義、重教育、重節儉、講禮儀等風氣隨之在銀山鎮發展興起;三大家族尤其以自己為士大夫後人自居,所以特彆重視後世子弟教育,一時之間,銀山鎮大興家族式教育,各家族之間競相攀比讀書人才;因是外來族群,生產生活和生存繁衍的需要,其族群內部以姓氏族長為中心,團結一致對外;客家人住所也頗具特色,客家人一般依水傍山而居,民宅有圓形圍屋也有方形圍屋,既有生產生活用處,又兼有軍事防禦功能,且大族群居村落前必有一大型人工池塘,既考慮用水方便也能作為防範外敵入侵之外圍屏障。

兩晉時期,五胡作亂中原,加上司馬家族對世家大族的迫害,銀山鎮從北方逃難而來的人己有相當數量,因常年爭鬥,加之思念中原故土,精神無以寄托,“王謝盧”三家大姓便牽頭在銀山西山選一佳處,修了一道觀,道觀供奉“真君大帝”,道觀稱作“長生觀”,在曆史的長河裡,“長生觀”亦如一葉扁舟,隨波起伏逐流。

明中期,虔州匪患西起,地處虔州北部地區的銀山鎮卻一片安樂祥和,這得益於三大家族為首客家人勤勞節儉,開墾荒地,興修水利,老百姓才能安居樂業。

因聽聞以“王謝盧”三大家族在銀山鎮勢力很大,且銀山鎮地理位置重要,東鄉賊首陳邦西曾親自帶人威逼利誘銀山鎮民眾造反。

據說謝氏族長親上西山“長生觀”問卦於太虛道長,道長囑其“聽天意,順民心”,“天”即當今聖上,“聽天意”自是要聽從朝廷的,至於“順民意”,銀山鎮民眾本就安居樂業,好日子過著誰願意跟著土匪造反?

於是,客家族人一致決定大義為先,精誠團結,與當地佘族一起,聯合官軍把東鄉賊眾打出了銀山鎮。

時任虔州巡撫王守仁親寫牌匾“保境安民,士族良楷”嘉獎銀山鎮眾家族,一時成為佳話。

在漫漫的曆史長河裡,時間如同奔流的河水,總是裹挾著河裡的魚蝦,夾雜著河底的泥沙,一起向前推進。

無論你是大如白鱘凶猛如鱤魚,或是微不足道如同小魚小蝦,亦或渺小如躲在爛泥裡滿是汙垢的鱉蚌泥鰍,都不得不隨著奔湧的浪濤向前,最終消失在曆史的塵埃裡。

為更好的閱讀體驗,本站章節內容基於百度轉碼進行轉碼展示,如有問題請您到源站閱讀, 轉碼聲明
玥媛小說邀請您進入最專業的小說搜尋網站閱讀銀山鎮,銀山鎮最新章節,銀山鎮 CP
可以使用回車、←→快捷鍵閱讀
開啟瀑布流閱讀